在标准制定实务操作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。从狭义角度而言就是构建预制菜产品质量控制标准,包括产品认证、产品质量监测、产品安全卫生、质量溯源等管理标准的GMP标准设计;广义标准是立足预制菜产业链,从原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再到仓储流通,从生产硬件建设到信息化管理,从全流程溯源到随机监测检测等,通过制定标准规范行为,实现预制菜产品的生产过程有序、终端的安全可控。同时,标准制定工作应在主管部门、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几方协同下充分酝酿、科学制定,为预制菜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行业自律环境。
打造高标准的预制菜,还需要推动预制菜产业按照市场规律优化布局,可以总结为“天时”“地利”“人和”三大因素。“天时”是指原材料产地优势。产地的劳动力、能源、用地等生产成本相对较低,综合成本优势明显。预制菜是特色农产品产区提质增效、延伸产业链、发展农产品仓储流通及加工业的抓手,也是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,企业可据此布局。“地利”是指主打效率和成本结合的销地端预制菜市场。可在B端餐饮半成品、精加工原材料等保存期短、配送响应及时的预制菜产品供应方面重点发力,通过构建及时配送网络,实现订单快速、响应,通过帮助客户提升供应链周转率、简化管理来降低综合成本,提升企业竞争力。这类体系是在已成型的农产品流通系统上构建预制菜体系,优化结构,升级服务。
“人和”主要是指某个有一定度的单品或系列产品,以配方、风味、字号品牌等抓住消费群体,满足区域预制菜个性化产品市场需求。该方法适合初创、中小规模和构建特色品牌的企业,着重在单个或一类产品上深耕,通过技术分解、工艺流程化实现操作岗位单纯化、工序化,有效保证菜品质量的稳定性,同时节约单品成本,强化企业竞争力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预制菜加盟资料大全的真滋味美食于2025/5/5 4:33:07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tazhou.mf1288.com/zhenziwei-2859963755.html